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聚焦 > > 列表
以“数据之恒”守护非遗传承-世界热文
2023-06-18 12:54:3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孝义皮影戏遇上云冈石窟


(资料图)

时光无情,石窟终会崩毁剥落。而数据的世界里,不会再有风化侵蚀。当古老的石窟造像转化为数位,皮影艺术如何连通跨越千年的信仰力量?

孝义皮影戏,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闻名。它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中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

侯建川是孝义皮影戏第八代传人。如何将皮影艺术传承下去,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侯建川:“皮影已经走向衰落了,也没有人看了。但是这个艺术不能丢,我就想把这个技术给留下来。”

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化研究室主任宁波机缘巧合看到侯建川的皮影艺术后,生出灵感,寻求一次特别的合作。他希望引入孝义皮影,将云冈石窟中的故事生动诠释给当代观众。

侯建川:“以前我们孝义皮影演的都是道教的故事,比如《封神演义》,还没有演这个佛教的,云冈石窟的更是没有,这是一种突破。”

如何把相对陌生的洞窟造像形象转化为皮影呢?

人物的刻画要做到惟妙惟肖,但洞窟高达十几米,无法近距离观察,加之一些佛像风化严重,面容难辨。这给侯建川的创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回到工作室,侯建川立刻开始着手为云冈石窟设计皮影。但第一稿试演时,侯建川觉得效果并不理想,石窟中的人物还原度不高,皮影的人物形象总显得不够传神。

此时,宁波的数字化团队正在对云冈石窟进行一项研究工作,他们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石窟进行多角度、交叉式、高精度扫描。让云冈石窟那些在现实中难以观察的细节得到清晰呈现。

这些数字化图像,为侯建川制作皮影提供了清晰的参照。

万事俱备,侯建川再一次开始创作皮影。

△画稿

△打磨牛皮

△描绘轮廓和图案

△敷彩

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一场以云冈石窟为内容蓝本的孝义皮影戏即将上演。

这次跨越千年的艺术传承,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精彩呢?

用机械臂表演的木偶戏,你看过吗?

晋江布袋木偶戏,是福建泉州地区掌中木偶戏,以泉腔演唱。

作为晋江掌中木偶表演技艺第六代继承人、行内知名“花旦”,蔡美娜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古老的技艺吸引年轻人的兴趣。

蔡美娜:“木偶戏的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等等。在一个戏当中,要体现一个人物的喜怒哀乐,那么就得从演员的手指手掌的表演来掌控。”

一天,厦门大学数字媒体计算中心年轻的技术团队携带着一份贵重的礼物前往晋江。这份礼物是一台由数据驱动的机械臂。技术团队希望它能掌握表演动作要领,配合掌中木偶剧团的演员们进行一场多媒体交互演出。

木偶戏每个角色都有着不同的表演风格。也就是说,手指的每一个姿态,每一种动作的组合都表达着不同的角色特征。技术团队是通过什么技术,让机械臂能够准确模仿出木偶表演者的真实动作呢?

木偶戏中旦角动作柔美细腻,丑角动作则更为活跃,究竟哪种角色更适合用机械臂的控制节奏和动作节奏来演绎呢?

最终,依据演员的动作,机械臂的表演动作被模拟编排出来,一场加入科学元素的木偶演出即将上演。

蔡美娜:“其实传统艺术最注重于传承,传承这两个字真的是意义重大。”

如今,传承与数字的方式将人与机器相连,但数字的背后依然是人类对于自我历史的坚守。后继一代更有机会突破思维定势,拥抱文明更迭发展的未来。

在数字时代,理解传承就是理解我们自身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敬请收看今天(6月18日)13:30档

CCTV-4《传承》(智慧篇)——《数据之恒》

标签:

上一篇: 庆城县统计局现场指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纳统工作
下一篇: 最后一页